已經成立近兩年的國家能源局,被業內評價為 “力不從心,表現平平”。在國家能源局相關官員看來,由于任務和權限的不對等,造成了國家能源局目前的尷尬局面。
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于2009年年初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,國家能源局要掌管全國能源工作面臨的五個困難,其中便包括,能源局缺乏實施行業管理的手段和資源。張國寶還舉例說,煤炭行業管理的五個許可證,沒有一個在國家能源局,核電廠運行操控員考評在國家能源局,但發證在國家核安全局,也很不順。
發展方向:國家能源部雛形
據悉,早在2008年年初,國務院機構改革時,相關的“三定方案”就已經明確提出要成立高層次的能源協調議事機構,即“國家能源委員會”。不過,直到國家能源局成立近兩年后,國家能源委方才浮出水面。
知情人士透露說,事實上,成立國家能源委是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后續。當時曾有人提出直接一步到位成立“國家能源部”,但最終,由于部委權限劃分等問題的阻礙,并未成行。眼下將成立的國家能源委,實際上應該還是國家能源部的過渡模式。[詳細]
煤電之爭凸顯現有能源機制弊端
電煤告急急什么?急的是錢!急的是利潤!急的是機制!所以,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電煤年年告急年年急的問題?如何保證煤炭供需平衡、市場穩定?看來也只有一個辦法,這就是盡快把電力行業的改革列入議事日程,積極深化能源體制改革,理順煤電關系,調動生產者、運輸者、儲存者和消費者多方面的積極因素,讓煤電改革和社會進步協調發展,而不是小煤礦復產或其它。[詳細](21世紀經濟報道)